2025年10月14日,山东某职业学院发现陆续有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学校及时组织学生送医就诊,疾控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流调采样。经实验室检测,在病例粪便和肛拭子中检测出诺如病毒阳性。
截至目前,累计到医院就诊413人次,其中住院治疗17人,症状均为轻症。目前职业学院病例监测、重点区域消杀、健康宣教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近日,美国皇家加勒比旗下邮轮“海洋旋律号”(Serenade of the Seas)突然暴发诺如病毒(Norovirus,NV)疫情,船上包括乘客和船员在内有近百人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披露,截至10月1日,1874名乘客中有94人出现腹泻、呕吐等感染症状,883名船员中亦有4人染病。但实际感染人数恐怕更多,因不少乘客担心一旦报告病情便会被强制隔离于舱房,故选择隐瞒病征。CDC表示,2024年至今已记录19宗类似事件,其中14宗由诺如病毒引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诺如病毒知多少
人类诺如病毒是引发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据估计,全球每年由其引发的急性胃肠炎病例高达6.77亿例。尽管五岁以下儿童是其主要侵袭对象,但所有年龄段人群均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包括粪-口途径、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以及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一般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特征,虽然多数情况下具有自限性且病程较短,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则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甚至营养不良等更为严重的后果。若家中出现诺如病毒感染者,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对预防家庭内交叉感染尤为重要。
图1. 什么是诺如病毒及其防护措施(JAMA. 2019;322;(20):2032.)
诺如病毒结构
从病毒学角度看,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约27-40 nm,基因组全长约为7.5 kb。诺如病毒编码六种非结构蛋白(NSP),包括p48(NS1/2)、p41(NS3)、p22(NS4)、VPg(NS5)、蛋白酶(NS6)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NS7)以及主要结构蛋白VP1和次要结构蛋白VP2。非结构蛋白主要负责病毒复制复合体的形成、RNA 合成、蛋白前体的切割以及宿主细胞膜和免疫调控,而结构蛋白VP1组装成T=3对称的衣壳提供病毒颗粒的主要框架,VP2则在衣壳内部协助基因组包装并增强颗粒稳定性。
根据基因特征,诺如病毒可划分为10个基因群和49种基因型,其中与人类感染相关的毒株共有五种(即人类诺如病毒):GI、GII、GIV、GVIII和GIX。20多年来,GII.4是最常见引发诺如病毒感染和疾病流行的基因型。
图2. 人类诺如病毒基因组、入侵及复制机制(Nat Rev Microbiol.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25 Jun 1.)
疫苗研究进展
面对诺如病毒的持续威胁,疫苗的研发被视为防控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针对诺如病毒尚无获批疫苗或抗病毒疗法。
尽管目前全球有几款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更多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首要障碍是缺乏稳定可靠的细胞培养体系,这使得传统的灭活或减毒活疫苗路线难以推进。因此诺如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仅限于重组技术路线。所有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疫苗均以主要衣壳蛋白VP1为靶点,采用三种不同的蛋白表达策略。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随着对病毒复制机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这些候选疫苗为代表的新一代免疫预防策略,正为最终控制诺如病毒带来希望。
图3. 基于VP1的诺如病毒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开发阶段(Nat Rev Microbiol.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25 Jun 1)
综上所述,诺如病毒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环境稳定性的病原体,其频繁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持续挑战。尽管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或疫苗获批,但随着对病毒复制机制、宿主互作及免疫应答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重组蛋白的候选疫苗研发已展现出潜在前景。未来,通过跨学科合作加速疫苗及相关疗法的开发,并强化公共卫生监测与健康宣教,将是有效控制诺如病毒传播、减轻其疾病负担的关键方向。
参考文献
1. Desai AN. What Is Norovirus? JAMA. 2019;322(20):2032.
2. Cheng C, Cai X, Li J, Zhang X, Xie Y, Zhang J. In Vitro Culture of Human Norovirus in the Last 20 Years. Biomedicines. 2024;12(11):2442.
3. Prasad V, Atmar RL, Ramani S, et al. Norovirus replication, host interactions and vaccine advance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7, 2025.
4. Cates, J. E.; Vinjé, J.; Parashar, U.; Hall, A. J. Recent Advances in Human Norovirus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Candidate Vaccines.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2020, 19 (6), 539–548.
基于上述对诺如病毒传播现状、结构特征及疫苗研发挑战的分析,AntibodySystem作为专业的生物试剂与技术服务平台,可为诺如病毒的基础研究、疫苗开发及诊断试剂研制提供相关高品质重组蛋白以高特异性抗体,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助力科研与产业界加速诺如病毒相关产品的开发进程,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
货号 |
产品名称 |
EVV25601 |
Recombinant Norovirus GII VP1/ORF2 Protein, C-His |
RVV25604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VP1 Nanobody (Nano-85) |
RVV25605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 VP1/p59 Antibody (5I2) |
RVV25606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 VP1/p59 Antibody (Nano-7) |
RVV25607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Major capsid protein/VP1 Antibody (A1431) |
RVV33401 |
Anti-Mouse Norovirus Capsid protein Antibody (A6.2) |
RVV25601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 Antibody (5B18) |
RVV25602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VP1 Antibody (Nano-4) |
RVV25603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VP1 Antibody (Nano-25) |
RVV25608 |
Anti-Norovirus/Norwalk virus Major capsid protein/VP1 Antibody (A1227) |
有需要可添加产品专员咨询或拨打027-6527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