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研究人员首次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中发现了外泌体,Johnstone等人在追踪网织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时发现,外泌体的形成是成熟红细胞中转铁蛋白受体发生丢失的机制。为与其他类型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区别开来,这类囊泡被命名为“外泌体”。
刚踏入实验室的小萌新们,恭喜你们解锁了科研副本的"生化危机"模式!今天不聊风花雪月,咱们来唠唠Western Blot实验室的"黑寡妇"天团——那些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暗藏杀机的有毒试剂!
做实验最怕两件事:一是查不到靠谱的protocol,二是按步骤做了却重复不出来!别慌,这几款亲测好用的协议查询网站,从基础操作到前沿技术全覆盖,免费+高清PDF+视频教程全都有,导师和师兄可能都没告诉你!
RRID全称为Research Resource Identifier,是研究资源的永久且唯一的标识符,用于规范研究资源的引用,促进研究资源的识别和跟踪,提升研究的透明度、可重复性和资源追踪效率。
还在为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条带深浅不一抓狂吗?实验结果总像开盲盒?问题很可能出在内参蛋白没选对!别担心,这篇指南专为实验萌新打造,手把手教你选对内参,让数据稳如泰山!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即免疫组化,是利用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如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较广。 IHC实验流程:通常包括组织样本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切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灭活、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染色显色、复染、脱水、封片、观察步骤。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由磷脂过氧化作用引起,磷脂过氧化是一个依赖于代谢产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磷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链(phospholipid contain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chain, PUFA-PL)和铁积累的过程。形态学上,铁死亡会引起细胞质膜破损及细胞质肿胀,超微结构上能够观察到线粒体形态紊乱等情况,并且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事件和环境应激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和 ROS 水平来影响铁死亡。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B(Western Blot)堪称黄金搭档:一个检测基因转录水平(mRNA),一个验证蛋白表达量。但当两个实验结果“自相矛盾”时,科研人常常陷入困惑——到底是实验做错了?还是生物学现象另有玄机?今天Connie师兄带你揭开谜底!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是一种常规但是强大的蛋白检测方法,可用于研究翻译后修饰蛋白相对丰度、相对质量以及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诞生以来为学术研究、诊断和治疗测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WB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天然或变性蛋白质,转移到膜上并可以保持多肽类型和生物学活性不变,用特异性抗体识别和定量从细胞或组织裂解液中提取的复杂混合物中的特定蛋白质。
按照国际规则,生物安全实验室按等级划分,按照研究对象的危险程度分为四类:BSL-1、BSL-2、BSL-3、BSL-4。BSL等级越高,意味着防护级别越强,就能研究具有更大传染性和危害性的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