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 2025-07-30
    7月14日,中国台北台球名将张荣麟在印尼公开赛晋级32强后,突发中风于酒店离世,年仅40岁。从赛场凯旋到生命终结,仅隔5小时,尸检报告显示,急性脑中风(脑卒中,Stroke)引发心肌梗塞是直接死因。脑卒中不是“老年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熬夜...这些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正在将脑卒中魔爪伸向越来越多的中青年。
  • 2025-07-2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之一,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属于单细胞生物,直径约为0.2-0.3μm,长度约0.5-1.0μm。缺乏细胞壁结构,因此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也无固定形态,其形态可随环境的改变而不同,可因不同的生长阶段而有很大差异。MP的细胞由细胞膜、核糖体和双股DNA组成,无细胞核、细胞壁、鞭毛及芽胞。
  • 2025-07-16
    2025年7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通报
  • 2025-06-27
    运动能延缓衰老、改善代谢,但你知道背后的分子机制吗? 最新发表在《Cell》中上的研究成果Systematic profiling reveals betaine as an exercise mimetic for geroprotection通过结合单细胞测序、血浆蛋白组/代谢组和肠道菌群分析,解码了运动抗衰的奥秘:肾脏分泌的甜菜碱(Betaine)竟是运动的「抗衰老替身」,无需挥汗也能实现类似运动的健康效益!
  • 2025-06-18
    近日,一起悲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位67岁老人食用了冰箱中存放的瑞士卷后,出现发热、胃痛和干呕等症状。家人起初并未在意,几天后老人被确诊感染李斯特菌,病情急剧恶化,最终不幸离世。还有一位怀孕37周的准妈妈因食用冰箱中冷藏的黄瓜和奶油,感染李斯特菌导致流产。
  • 2025-06-03
    香港玛嘉烈医院3名肿瘤科医生早前出现急性肠胃炎,其后一人去世。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上周公布调查结果,发现三人的疾病并没有任何关联。负责调查的港大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团队在去世医生身上不同的样本都发现C型轮状病毒,认为患者生前出现的病征是由该病毒引起。
  • 2025-05-30
    《柳叶刀神经病学》发布的一项新的重大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有超过30亿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每年因中风、癫痫和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900万人死亡,因此被列入全球主要死亡和残疾原因。2021年,导致健康损失的十大神经系统疾病是中风、新生儿脑病(脑损伤)、偏头痛、痴呆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神经损伤)、脑膜炎、癫痫、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系统癌症。2022年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会员国通过了《2022-2031年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跨部门全球行动计划》,为各国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治疗和康复提出了路线图。
  • 2025-05-26
    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是一种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发的严重疾病,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蚊媒病毒。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猪和鸟类是JEV的 “扩增宿主”,蚊子叮咬感染动物后,再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引发致命性脑炎,从而在自然界中循环传播,但其他哺乳动物(如羊)在传播中的作用长期未知。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羊群中出现疑似JEV感染的神经系统症状病例,但缺乏直接证据。
  • 2025-05-26
    在我们身体的微观世界里,有一种叫做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的蛋白质,它虽然不太为大众所熟知,但却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TTR的那些事儿。
  • 2025-05-14
    抗体片段比完整的抗体小,因此更容易穿透组织发挥治疗作用或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而且大多数抗体片段是非糖基化的,它们的产物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从而能够节约成本及制备时间。随着抗体药物研发进入“精准化”时代,抗体片段因其分子量小、穿透性强、易工程化改造等优势,在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等生物治疗领域大放异彩。
  • 2025-04-08
    SLC34A2(或NaPi2b)为溶质载体家族SLC34的重要成员,是一种pH敏感的钠依赖性磷酸盐转运蛋白,通过钠离子共转运介导无机磷酸盐进入上皮细胞,介导较低pH值下的磷酸盐吸收,负责维持全身的磷酸盐平衡。
  • 2025-01-08
    HMPV基因组为负链RNA病毒,包括8个基因和9个开放阅读框架。基因组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有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融合蛋白(fusionprotein,F)、附着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其中F和G蛋白均为糖蛋白。另外还有磷蛋白P、22K蛋白M2和M2.2、小疏水蛋白SH、大多聚酶蛋白L。这些蛋白不仅跟病毒的致病性息息相关,因其各自独有的特点在药物和疫苗开发中被广泛研究。